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骨干教师综合素养,推进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8月10日至15日,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烟台护校、莱阳卫校“一院两校”共60名骨干教师赴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参加了为期6天的2025年暑期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
开班仪式上,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毕思勇热情致辞,介绍了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创新、经验做法和丰硕成果,让与会者感受到了山东省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综合水平。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副院长张玉丽首先向承办方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组织本次研修班的职教背景、时代形势和学院需求,向全体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培训纪律要求,强调要珍惜学习机会,确保培训实效。
本次培训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前沿和“新双高”建设,来自省内外的9名职教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国家教学名师曾照香教授(原淄博职业学院副校长)作《关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实践》首场报告。她围绕高质量发展与高校职能发挥、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团队绩效管理等核心问题深入剖析,结合实例梳理发展逻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引。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赵金生教授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嬗变与改革》报告中,清晰梳理了本校从示范校建设、优质校建设、双高校建设到升格本科的改革发展历程,高度凝练了每个发展阶段特点,深刻剖析了内在逻辑,为参训教师把握职教发展脉络提供了深刻启示。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药学系主任贾雷教授以《产教融合 数智赋能 跨越发展》为题,分享了双高计划背景下药学类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并探讨了面向“新双高”的发展思路,为医药类专业建设与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指导。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院长闵志宇教授作《“项目+人才”双交付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主题报告。他介绍了“三式一型”“三融四境”“三区合一”育人模式,阐释了基于产业选企业、基于企业选项目、基于项目设场景、基于场景建课程、基于任务双培养、基于标准双交付的实践路径,并以数据印证“产教真融合,关键在‘交付’”的理念。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科技与规划发展中心主任宋健教授在《“新双高”时期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路径》报告中,分析了“新双高”建设时代特征,分享了职业院校“教学关键要素”建设经验与改革路径,为应对新时期挑战提供了宝贵思路。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毕思勇教授围绕《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与教材》,结合多年教育经验和典型案例,深入分享了关于教师改革与教材建设的创新思考,内容新颖,实践性强。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学祥教授在《数智赋能 实践创新》报告中,探讨了数字时代给职教转型带来的机遇,并分享了本校在智慧校园顶层设计、网络升级与应用融合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成效,为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高晓琛教授在《国家“双高计划”的前世今生与实践探索》报告中,梳理了国家职教政策演进脉络,剖析了两轮“双高计划”政策要义,并结合本校案例分享了建设经验,为职业院校探索“双高”建设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办公室主任王美芬教授作了题为《基于高职院校绩效导向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报告,系统阐述了绩效导向下全面质量管理的构建逻辑与实践要点,聚焦理念、现状分析、实践路径及组织保障,为职业院校优化绩效评价机制、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修期间,参训教师分为6个研讨小组,围绕当日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研讨,积极分享心得、碰撞思想,累计形成并提交高质量学习总结60份。通过集中学习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们有效巩固了学习成果,深化了对职业教育前沿理念与改革实践的理解,为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